献血与评优挂钩,“自愿”还有多少真实成分?******
据1月10日红星新闻报道,近日,为缓解血液库存下降的压力,不少城市组织起流动献血站点进入街道社区等活动。辽宁大连某中学下发了一则号召教师献血的通知,其中提到“献血者在学校评职、评优、评先中同等条件予以优先考虑”。这种将自愿献血与评优评先挂钩的行为引发舆论关注。目前,校方表示考虑不周,已撤回通知。
血液库存不足,一直困扰着不少地方。由于疫情影响,各地血液库存告急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急需拓展献血人群和调动社会献血积极性。正因此,很多地方都在组织献血活动,其中不乏一些激励举措,这背后的善意值得肯定。
然而,不是所有激励措施都值得倡导。将教师献血与评优评先挂钩,表面上看,是一种激励,但如此措施的公平性值得商榷。毕竟,能否献血不只取决于意愿,还受到身体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有的人患有不宜献血的疾病等。
应该明确的是,献血与教师能力素质并无关联,教师评定职称、评优的主要依据应当是其教学能力和水平,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一些条件不应被包括在内。也就是说,激励人们献血应当避开职业评价。
根据我国献血法的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这一法律条款向社会传递出的明确信息是:献血是自愿的,不能强制。报道显示,上述学校所在区下发的《关于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无偿献血的通知》中明确,“本次献血工作纳入各部门、单位工作实绩考核”“每个单位参与献血人数不低于在岗人数10%,每人献血量不少于200ml”。如此做法显然会折损“自愿”的真实性和成色,也容易导致一些学校在落实相关工作时乱作为。
激励献血,既要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尊重献血者、呵护公益爱心,也要强调自愿、保证公平。比如,要落实好献血者自己及近亲属用血的优惠政策,简化免费用血的手续,充分体现公益互助的特质;单位或行业组织献血可以给予职工一定的营养补贴,适当安排职工休假休息等;政府层面可以给予某些符合条件的献血者一定的礼遇,如授予道德模范称号等。
鼓励民众定期自愿无偿献血是一项长期工程,切忌用力过猛。(工人日报 木须虫)
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南沙投产 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电 (孙秋霞 王坚)近日,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在广州南沙落成投产。该基地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工作,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千亿级规模。

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是由中科宇航打造的系列化运载火箭产业基地,于2020年9月29日在南沙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基地不仅有火箭的总装与测试,而且箭上设备等零部件都将在这里生产,是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将填补广东在航天制造业上的空白。
中科宇航董事长兼总裁杨毅强介绍,位于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总装已完成,正在进行出厂测试,该基地初步形成了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能力。
2022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六颗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首飞搭载的六颗卫星,上行载荷1068.63公斤,卫星总重899公斤,实现百米级精确入轨。首飞成功后,“力箭一号”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应用发射阶段。

中科宇航技术总监史晓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力箭一号遥二火箭计划在春节之前完成测试,后续会做一些卫星和火箭联合的试验。
据悉,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拟于2023年5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本次运载火箭任务载荷为长沙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涪城一号、TY26等多颗卫星,载荷总重量1吨。
“中国商业航天在‘力箭一号’首飞之前,运载能力相对比较小,都是发射一些几百公斤的小卫星。只有把运载能力做大,才能把更多的卫星发射到太空,实现更好的物联网、车联网服务。目前‘力箭一号’火箭运载能力达1.5吨,后续还会持续优化。”史晓宁说。
在基地落成仪式上,中科宇航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合作伙伴,签署了力箭系列运载火箭重大发射项目协议,卫星签约数量200颗,总质量40吨,签约金额达16亿元。
史晓宁指出,中国商业航天向国际化靠拢,需要引入更多成熟的行业参与进来,“我们看中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航天产业能与这些先进的行业结合,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完)
快三平台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