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蓉闭幕******
中新网成都1月14日电 (岳依桐 王利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14日下午在成都闭幕。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闭幕会。
在闭幕会前举行的选举会上,田向利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钟勉、杜和平、尧斯丹、林书成、欧阳泽华、刘成鸣、杨丹、谢商华、刘旭光、许唯临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李建勤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秘书长。丁成明等163人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闭幕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田向利表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广大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履职热情,认真审议讨论有关报告和文件,提出了很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真知灼见,彰显了广大委员心系大局、情牵民生的政治情怀,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
田向利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要紧紧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履职尽责,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思路,深入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以实际行动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要突出政协优势,准确把握性质定位,不断探索履职方式,始终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拓展以“有事来协商”为抓手的协商平台建设,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发挥更大作用。要牢记初心使命,铸牢“履职之魂”,提升“履职之能”,强化“履职之责”,在团结奋斗的新征程上彰显更大担当,向省委和全川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政协答卷。(完)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西南政法大学创新开展生态研学 云端共上“绿色大思政课”******
中新网重庆12月19日电 (记者 钟旖)“小朋友们,垃圾桶有哪几种颜色?”“绿色、蓝色、红色、灰色”……当志愿者面对直播镜头抛出问题,在手机屏幕另一端的重庆巫溪县通城镇红路小学校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一场“云端课堂”的环保知识竞答,满溢着热闹又有趣的气氛。
这是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学生走进重庆两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开展绿色生态大思政课的生动一幕。
据介绍,自2022年11月起,该学院第七届新生骨干训练营的大学生们以民法典、长江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为切口,陆续从人文、生态、历史、科技、智慧等领域展开研学实践探索。在聚焦重庆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进展成效的“生态研学”中,他们以山城绿水青山为“课本”,用多样化形式让生态文明意识渐入人心。

网络连线、实地讲解、环保科普、互动问答……记者跟随研学队伍看到,一大清早,13名来自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的各年级学生便集结完毕。在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内,青年们各司其职,参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服务站、低碳之家、旧物利用空间及大件垃圾拆解车间;通过直播讲解垃圾分类的理念、做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黑科技”;向社区居民介绍垃圾分类方法,传递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环保理念,并对园区管理人员、游客等展开采访。
“通过线上‘云游’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小朋友参与知识竞答的热情很高,比平时在课堂上单纯讲知识效果要好很多。”正在巫溪县通城镇红路小学校支教的西南政法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夏开峰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法规中的垃圾分类,让小朋友们从心里树立起了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该校六年级学生刘磊上完课后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从垃圾分类、节约资源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
“这已经是我第3次参与环保普法活动。作为西政学子,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何家睿介绍说,除了线上直播,研学活动还嵌入了校园普法课、环保科普课、齐诵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等内容,后期同学们还将把实地研学过程形成“微调研报告”,进而传递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自觉意识。“未来,我将为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助力,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持续贡献力量。”何家睿说。
“大思政课,就是要立足时代发展大格局,协同大主体,统筹大平台。”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张伟莉称,推动绿色发展首先要理念更新,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张伟莉说,学院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结合生态环保法律开展远程连线,是一项寓教于乐的工作,构建了一个互为教育主体和对象的大思政课堂。在这堂“绿色大思政课”中,大学生既是体验式的学习者,又是巫溪小学生的教育者,实现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她期待,青年学生在实践研学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素养,锤炼过硬本领,践行使命担当,成为有志、有趣、有力量的法学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忱投入到祖国法治建设中。(完)
快三平台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