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十七个开始******
——在中新社成立会上的讲话
廖承志
今天中国新闻社基本上是组成了。现在你们有47个人,这在开头已经不算太少了。新华社起家的时候才五个人嘛!
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呢?
我们在国外有1200多万华侨。他们过去是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对象。现在帝国主义害怕他们,因为祖国强大了。华侨过去对中国革命作过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仍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继续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现在反动派对华侨广播的电台,根据已经知道的就有八、九个之多,华侨受到反动宣传,受到威胁利诱和被分化。他们远离祖国,对祖国情况不了解,而且祖国的某些事情和他们还有一点小矛盾,比如土改。大的方面是不矛盾的,土改后提高农村购买力,对工商业,对华侨都有好处。但小的矛盾是会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美帝就利用这些小矛盾来大肆渲染,想以此来争取华侨。所以我们应广泛地团结他们,打破华侨中间的地域和政治宗派,打破一切关门主义。只要是爱国的华侨,不管他们过去做过些什么对不起人民的事,只要现在不做了,都应该团结起来。
如果有人在华侨当中提出过左的口号,把进步的和中间落后的隔离开来,这就是“左”倾机会主义,冒险主义。这样就有失败的危险,美蒋就会利用这种矛盾,各个击破。
我们要建设新中国,争取国际友人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华侨工作应该是争取国际友人的一个环节,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这项工作,首先是组成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华侨大多数。因此,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重大的。
目前国外华侨报纸的情况大体是这样的:
有一类报纸数量不少,但销路却是最少的,那就是特务报,它们是我们的敌人。
另一类报纸,可能有些编辑过去是亲国民党的,但是现在祖国解放了,他们本身受帝国主义压迫,如果投靠台湾,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这些人是可以争取的。因此,如果现在还有些中间偏右的,其中定有原因:一是过去我们跟他们的关系搞得不好;二是政治上糊涂;三是脚踏两条船。对这些落后报纸,我们不能谩骂,不要有清高思想,不愿写稿给他们登,好像他们登了,自己就受了“奇耻大辱”。我们应该给这些报纸写稿,他们能说新中国好,当然好;如果不说好的,只要不骂也好;如果不说好的,但能骂蒋也好。中新社要有这样的灵活性。
较进步的报纸,应该更好地阐明爱国立场,更群众化一些。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使报纸能够办下去。但是现在有的人只求痛快,不顾政治后果,这是不对的。应该做到既能坚持立场,又能使报纸生存下去,否则是没有好处的。第二,有些朋友很天真,不懂得事件、地点、条件的不同,不知道不根据具体情况照搬国内的一套是常常要犯错误的,如报道“三反”、“五反”等。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了,有时恰恰对敌人有利。他们不知道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和国外的情况不同。中国已搞土改、合作社、集体农庄等,但如在国外也想这样搞,那就是教条主义。
帝国主义所以对华侨不敢下手,一是因为祖国的强大,二是华侨人多,在经济方面也形成一种势力,因此,他们不敢轻视。要保证华侨不受压迫,唯一的办法是依靠华侨自己的团结,很广泛的团结。而要做到进步分子和中间落后分子以及国际友人之间的广泛团结,这主要靠报纸。报纸是喉舌,是思想的领导者。因此,进步的华侨报纸应具备以下两点:一、立场坚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便于生根。只讲原则性,而不灵活运用原则,容易使报纸办不下去。但如果一味讲灵活,也会放弃基本立场。
华侨报纸首先要克服一个最大的倾向,是照搬国内报纸的做法。应该确立侨报的新闻作风:一要群众化,不是单给先进分子看,而是给几十万、几百万群众看的;二要报道祖国。帝国主义的新闻方针是企图封锁新中国的真相的对外传播,因此,侨报要报道祖国,在三两年内全部侨报都登祖国的消息。
我们的消息应该是:明确、确实、不“客里空”。毛主席反对资产阶级那种耸人听闻的作风。要可靠、真理、真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尽管因此有时时效会慢一点也不要紧,这是争取读者的信任,应当稳稳当当地做。
报道祖国的消息要讲究写法,便于侨报登载,不致妨碍其生存。因此,新闻应该保证做到:首先,调子要低一些,不光进步报能登,应使中间报、甚至落后报都能登。否则就不用办中国新闻社,有新华社就够了。其次,应和新华社有所分工。新华社讲过的我们固然可以讲;新华社不准备讲或少讲、而应该向国外大讲的,如侨乡新闻,这些就要中国新闻社来发布。报道方式要具体生动。生动不是庸俗,而是有高度思想性的。再次,不要以为是对华侨说的就可以乱说;不能随便报道国内的事情,只能讲已讲过的,而加以生动的补充说明。我们只报道国内消息,不搞国际新闻。中新社的业务范围大致是这样。
根据以上方针,中国新闻社首先要解决消息的形式问题。新华社已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华侨多数收听它的新闻广播。因此,中新社稿件面对的困难是:如果只稍为更改几个尖锐字眼,如“斗争”改为“奋斗”,“坚决”两字一概删掉,那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人家就宁愿收听、录载新华社的。另一方面,报道国内消息,要如何使华侨看了不会感到它一点生气也没有。要做的有分量,就应掌握华侨的特点,了解其困难,报道要有特色。有一个时期,新华社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内容,把一些稿件压缩,但听众听了就提出意见说:一压把骨头和肉都压掉了,我们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听详细的。所以一定要使人家感到适用,而且有分量。这是否把现在的要求提高了呢?是的,要办就得提高,不提高就不办。我们的稿件每个字都要有它的目的性。这任务是艰巨的,是一件新任务,对新华社老干部来说也是这样。固然,在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稿件也曾经要求照顾国民党统治区,但是那毕竟还是国内,现在我们的报道是对国外的,我们要做的是彻底粉碎美蒋阴谋。因此,首先应使华侨对中国新闻社有好感。所以,如果把中国新闻社的稿件简单化,那是完全错误的。处理中国新闻社的稿件,首先要了解华侨的特点和侨务政策,还要熟悉新闻业务。这样才能把稿件加工好。因此,要做一个中国新闻社记者是不容易的。第一,要熟悉国内政策;第二,要熟悉侨务政策;第三,要了解华侨侨居地各种情况,包括那里的革命斗争。这样,在报道时才不会和当地情况有所抵触。我们报道国内的消息,必须加上这三条才能通过。否则,消息会有片面性。因此,写消息不能用“随笔一挥”或“倚马万言”的态度。“倚马万言”是要不得的,他只能是废话连篇,那是凭兴趣,不是向人民负责的态度。我们的稿件要每个字斟酌。这就得靠我们的事前准备。
过去,我当新华社社长时,毛主席每天都打电话来问,如:某某地方加了一个标点是什么意思?某某地方多了一个标点把意思割裂了……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他都注意。因此在处理稿件问题上应建立一个制度——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层层负责。要确立这个纪律。没有纪律的新闻社,它将会替敌人服务。新华社就是严格执行这种纪律的。有了严格的政治立场和政策思想,有了严格的纪律制度,才能有所成就。不要以为中国新闻社是民间私营的、就可以随便一些,不必严格。国外华侨,只要你是从新中国发出去的消息,就认为是国家的呢!
毛主席说过:胆大心粗和胆小心细的人都不能做新闻记者。应该要胆大心细。想做到这一点,当然还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强理论学习。
今天,中国新闻社成立了,算是母鸡下了蛋。但是这个蛋,孵出来的将是鸡还是鸭,要靠大家的努力来决定。
大家只要肯虚心、抓紧,不放松,就可以把工作做好。此外,应研究如何和广东、福建侨乡建立联系;研究侨报动态及其存在的一切问题。这些,明天起就得做。这样才能把工作搞好。说不定现在每天发5000字,很快就能发8000字。这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互相团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毛泽东时代的新闻工作作风。
这个担子是重的。新开始做这项工作的同志要加紧学习,提高自己,以便能逐步挑起重一些的担子;老的同志,更应挑起这副担子,大家要咬紧牙根来搞好这件工作。
(历史资料)
净利预计锐减七成 太平鸟的联名营销不灵了?******
中新经纬2月1日电 (赵佳然)近日,太平鸟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82亿元,同比减少71%左右。预计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0.14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34亿元。
近年来,太平鸟频繁推出与知名艺人、IP及设计师的联名款产品,同时广告宣传费用高企,然而其盈利能力相较前几年却愈发不尽如人意。业内人士表示,联名款虽有扩大用户群体的优势,但联名营销过度可能会降低主品牌的品牌属性,干扰消费者判断。
零售业绩失速 毛利率持续下降
太平鸟为一家时尚服饰零售公司,旗下拥有太平鸟女装、男装,以及乐町、Mini Peace等品牌,于2017年上市A股。对于2022年净利润的大幅下跌,太平鸟称因公司零售业绩出现下滑,销售毛利同比下降。同时,公司店铺租金、员工薪酬等固定性费用较大,导致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
从近年业绩来看,2022年为太平鸟连续第二年净利润下滑。2021年度,太平鸟营收109.21亿元,同比提高16.34%;净利润6.77亿元,同比下降4.25%。
事实上,近年来太平鸟业绩处于波动之中。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中国服装零售整体市场占有率(零售额口径)整体增速为-10%的情况下,太平鸟零售额增速达9%,位列第一名;该年太平鸟净利润一度上涨超三成。2019及2021年,公司都曾出现净利润下跌的情况,但跌幅远远不及2022年的71%。
2022前三季度,太平鸟营收同比下降16%,净利润仅为1.53亿元,同比减少72.45%。在此期间,太平鸟的直营店、加盟店的收入均出现下滑,其中直营店下滑更严重。作为应对,太平鸟关闭了大量门店,并进一步加大加盟拓店力度,然而开新店的数量不及关店数量,2022前三季度共关店871家,净拓数量为-350。
毛利率方面,上市以来太平鸟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2%-54%之间,在可比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2022前三季度,太平鸟毛利率合计减少3.57个百分点至50.27%,分品牌来看,太平鸟女装毛利率下降幅度最大,为减少5.02个百分点。
2021年度,太平鸟总体毛利率也下降了0.12个百分点,其中直营及线上销售毛利率有所增长,但加盟店毛利率下降了2.36个百分点。
联名营销过多生弊端
将自身定位“年轻、流行、时尚”的太平鸟,早就将目光放在了联名这一“流量密码”。2020年公司就在年报中称,其全年推出了50多款IP联名系列,联名对象包括其他服装品牌、知名动漫、知名偶像等等。
近年来,太平鸟先后签下王一博、欧阳娜娜、虞书欣、白敬亭、杨倩等知名艺人、运动员作为代言人,与各大知名IP、明星的联名款也源源不断地出新。例如,2022年底,太平鸟与迪士尼推出疯狂动物城联名系列,并与欧阳娜娜推出联名羽绒服,同年还推出了与爱心小熊、SUSAN FANG、国家宝藏等IP或设计师联名的产品。
中新经纬在太平鸟线上官方旗舰店搜索“联名”,共显示153件商品,其中排在前列的“雪天使米奇联名仿羊羔毛外套”“欧阳娜娜联名背带裤”“商场同款疯狂动物城联名卫衣”的月销量分别为94件、39件和29件。
为快速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太平鸟在微博上多次与艺人进行合作曝光,如周洁琼、戚砚笛、赵露思等。在营销渠道方面,太平鸟自称“创建新奇有趣的互动内容,精准营销不同的圈层人群”,并十分注重抖音、小红书、B站等年轻人偏爱的新流量平台。
在IP和明星的加持之下,太平鸟出新品的效率颇高,同时营销费用也水涨船高。2021年度,太平鸟的销售费用从上年的32.73亿元上涨为39.49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由3.65亿元上涨为5.26亿元,涨幅约43.97%。2022上半年,广告宣传费虽同比减少,但仍高达1.92亿元。
“太平鸟这样的企业其实容易出现营销占比过大而本身研发不足的情况,品牌缺乏推陈出新的能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衰退,很容易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联名行为给服装品牌带来的利弊都十分明显。“联名款的优势就是通过联名IP,拓展当前品牌的用户受众群体,扩大用户基数。”零售独立评论人马岗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称,“联名款在近几年比较流行,这种营销策略很多品牌都在用。然而,如果联名营销过多,就会降低主品牌的品牌属性,也会干扰消费者对于品牌整体设计,及品牌形象的判断。”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认为,太平鸟的业绩增长和其年轻化转型及定位年轻消费者分不开。不过受疫情影响,加上太平鸟不断投入和扩张,营销费用的居高不下,业绩增长很难长期保持。
“作为实用性和设计艺术等多种元素集一身的产品,服装的产品品质、设计感、性价比等都是用户群体关注的,也是促进购买的重要因素。对于年轻人来讲会更注重设计感和流行度,较为成熟的消费者会更重视品牌属性。”马岗称。
提及2023年服装行业的前景,多家券商表示市场有望复苏转暖,对于太平鸟来说或许能迎来转机。东吴证券认为,2023年消费场景有望迎来恢复,其中品牌服饰业绩修复可期,预计修复拐点将在第二季度体现。细分领域看,运动服饰品牌有望在消费场景放开后率先复苏,“困境反转型”公司因受损较严重、业绩复苏弹性较大。中银证券也在研报中称,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零售环境恢复较好。未来随着消费者信心不断恢复,纺织服装相关消费将得到全面促进。
江瀚对中新经纬表示,在他看来,太平鸟业绩下滑,并不意味着联名推新的营销方式要被完全否定。“当前的整个市场,尤其是线下市场需要一定恢复时间,如果太平鸟要转型,则需要抓住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平衡自己市场影响力和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针对公司联名营销策略及接下来的营销定位,中新经纬尝试拨打太平鸟电话,并向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回复。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